全国闻名的小岗村,是一块神奇的土地。40年时间,先后孕育并诞生了“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
![]() |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分田到户”契约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农业“大包干”,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2004年,沈浩同志受安徽省委选派,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在小岗村六年的时间里一心一意为小岗谋发展、为村民谋利益,使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他以一心为民、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小岗村民的衷心爱戴。
“沈浩”精神和“大包干”精神两座不朽丰碑、两种时代精神,共同汇聚成为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
走进小岗村,采访团一行见到了现任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李锦柱表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浪潮下,小岗村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继续在全国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李锦柱称,近年来,小岗村进一步弘扬“小岗精神”,扎实苦干、积极进取,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使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保障和民生工程明显增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 |
着重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激发农村内部活力
近年来,小岗村坚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是“三权分置”,让经营权“活起来”。完成21320亩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落实了土地集体所有权;完成1.36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稳定了土地承包权,村民全部领到了“红证书”、吃上了“定心丸”;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放活经营权。全村可耕土地流转六成以上。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110处小型水利工程发放了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开展小岗村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登记发证改革试点,已发放农房证300多本。
二是金融配套,让“红证书”变成“活资产”。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发放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34.8万元,“红证书”变成了“活资产”。探索拓展村民股权证权能,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推广“兴农贷”,破解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共向36户农户发放“兴农贷”400万元。与安徽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向5户新型经营主体发放“劝耕贷”85万元。
三是量化权能,使“分田包地”变成“持股分红”。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村民领到了股权证书,从村民变成了股东。2018年2月,小岗村民首次获得人均350元的集体资产收益分红,从40年前“户户分田包地”到40年后“人人持股分红”;2019年春节小岗村民再获人均分红520元。2018年11月16日,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为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颁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全国“第一证”。
![]() |
发展现代农业 全国唯一一个以村命名的国家级园区
李锦柱介绍,近年来,小岗村农业发展由“粗放型”转为“专业化”。积极探索“高校+集团+农村”的合作模式,与安徽科技学院共建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推进科学种植,发展循环生态农业;与北大荒农垦、安徽省农垦集团合作,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展现代农业。组建小岗村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储”等全程化服务,探索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小岗村入社村民达900多户3500多人,95%村民成为供销社社员。
为加快农村发展,近年来,小岗村把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三大任务。
以现代农业为龙头促进一产做优。小岗全域水利工程、4300亩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马家坝水库清淤扩容基本完成,引水上岗等全部完工,始终困扰小岗农业发展的“用水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8000亩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治理,土地平整完毕,沟渠路坝抓紧修建,改善了生产条件,提升了生态水平,实现了“小田变大田”,“一家一块田”,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安徽省农垦集团和北大荒七星农场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村命名的国家级园区。
![]() |
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到目前为止,小岗村共培育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3家、龙头企业2家,以产业园为主引擎带动二产做强,小岗产业园划归小岗村统一管理运营,总投资10亿元的小岗盼盼食品项目和总投资1.8亿元的蒸谷米项目建成投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齐头并进;,以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引领三产做旺,组建互联网、旅游、绿化、农产品运营公司等,红色旅游、培训教育、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
3年来,小岗村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42.51万人次,实现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余元。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今年连续举办了“岗上花开”万人赏花游、小岗村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樱桃采摘节、紫藤花油纸伞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五一”期间更是突破历史记录,接待游客量达10万人次。
大力发展培训经济,安徽小岗干部学院二期工程建成使用,占198亩,建筑总面积24572平方米,拥有学员宿舍361间。当前,来自全国各地培训班纷至沓来,安徽省首个村级党性教育馆于今年4月建成开放。
探索推广“互联网+大包干”模式,推进乡村赋能。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为核心,以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推进文化组织振兴和民生改善
这几年,小岗村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优先方向,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效保证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以文化人凝聚人心。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打造独具小岗特色的文化名片。完善村规民约,打造特色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
二是组织建设坚强有力。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组织开展“小岗要振兴,我该怎么办”主题大讨论,开展系列活动,不断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严把党员准入标准,确保新鲜血液融入小岗发展,发展新党员3名。建立村班子成员、大包干带头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决策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民主监督机制,村级各项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三是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加强小岗学校建设,建立教师生活津贴补助、教育教学奖励制度,入围安徽省文明校园,荣获基础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小岗村卫生室升级为乡镇卫生院,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小岗村敬老院升级为居家养老中心。99%的村民通过农村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搬进了集中居住小区,共计1102套,小区绿化、亮化、硬化、自来水、天然气、村民广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应俱全。
小岗村通过持续的改革发展,夯实了基础,激发了活力,催生了变化,改革成效进一步明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百姓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月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