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学习强国: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

发布时间:2022-08-08 09:42:03 浏览:64919 次
【字体大小:

小岗村位于滁州市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

1978年初冬的一个黄昏,18位农民聚集在村民严立华的家中,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提出了“分田单干”“包产到户”的想法,带着“托孤”的决心商量到深夜。严宏昌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空烟盒,拆开铺平,写道:“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20220808100216304_bye8Xn51.jpg (1080×826)

小岗村油画

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在这张契约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按出一道改革惊雷,搞起了“大包干”。“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清晰的责权利划分,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掀起了农村改革的春风。滁州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强说:

本身几个农民按手印是解决温饱问题,却意外地擦亮一根火柴,点燃了中国大地的农村改革,解决了中国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是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一面旗帜,引领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当年那张按下18颗手印的大包干契约书被珍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

20220808100323305_gpQ4CFst.jpg (1080×837)

大包干红手印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

杨永强表示:“这些年来,我们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加快产业发展,加速‘三产’融合。今天的小岗,有了很大的变化。”

20220808100426306_IbHXL5Pe.jpg (1080×720)

当年农家(签字室)

为了纪念“大包干”历史,小岗村新建了大包干纪念馆,以翔实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丰富多彩的展示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设计了多处复原场景,通过逼真的艺术模型及造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发生到发展的全过程。杨永强说提到大包干纪念馆,就必须提到一个人——沈浩:

大包干纪念馆是沈浩同志来到小岗发起的,目的是展示宣传弘扬大包干精神,这也是我们小岗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动力。

20220808100533307_hvLeMKjn.jpg (1080×720)

大包干纪念馆

20220808100624308_uosdPAsD.png (1080×606)

当年农家

2004年2月,沈浩同志被安徽省委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

沈浩到小岗村,跑遍田间地头,2次走访全村108户。通过调研走访,摸清了村情——偏、穷、乱、散。曾经的农村改革第一村如何重新找到发展之路?沈浩多次与村“两委”成员、“大包干”带头人促膝谈心,共商发展大计;组织村干部、“大包干”带头人、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华西、大寨等名村参观学习,回村后又组织他们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

就这样,发展的思路逐渐清晰,确立了“三步走”振兴小岗村的发展思路。

第一步,发展农业调结构。改变小岗村“一稻一麦”传统种植方式,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壮大葡萄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第二步,发展旅游业。建设大包干纪念馆,发展农业旅游,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享农家乐。第三步,招商引资办工业。引进优质面粉生产线,建起粮油食品公司、钢构厂等企业。杨永强说:

沈浩到小岗以后,小岗发生了质的变化,沈浩同志没有来小岗之前,小岗村还是围绕着最传统的最基本的农业,没有工业,没有旅游业之说。沈浩同志来了以后,建大包干纪念馆,招商引资办企业,小岗的三产有了一个雏形,从最基本的农业思维,拓展到二产和三产。沈浩给小岗发展的格局,三产的融合,打了一个好基础。

小岗村的现代历史上有过四次按下红手印的故事。第一次是为了自己吃饱饭,而后三次都是为了挽留沈浩。面对群众的挽留,沈浩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决然地留在小岗,直至最后长眠小岗。

小岗村因改革成名,也因改革而发展。为加快完善小岗村旅游产业链,强化业态创新。农家拓展项目恢复七八十年代小岗村24户农民生产生活场景、茅草房精品民宿、农趣体验园及农业大地景观等四大功能区,成为小岗村新晋网红打卡点。开发小韩庄特色文化民宿,还原人民公社时代的青春记忆场景,带动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

近年来,小岗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分红金额不断增加。2021年,小岗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200元。杨永强介绍说:

我们现在比前几年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雏形,从一产来说,我们对小岗村全域接近14000亩的农田,进行高标准农田治理,现在基本上完成了90%以上,小田变大田、一家一块田,配上沟渠道路、一些先进的生产设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二产发展,北边做了一个小岗村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引进了“盼盼”投资10个亿,还有一些大型的企业,包括国家电投都投资了相应的项目。我们将启动小岗夜游,结合文化演绎、夜景、民宿、美食等打造全域旅游产业。积极谋划和推进小岗村5A景区创建,争取把小岗村打造成红色主题的国家5A景区。我们想把小岗村的这个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打造成一个样本。所有的村民都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所有的小岗人都在谋发展,都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来为小岗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能在小岗工作,能为小岗建设付出一份力量,感到非常荣幸。

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全国文明村、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